公司新闻
聚焦分析新形势寻找新增点:2024年度全国纺织机械行业生产经营工作座谈会召开
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副会长刘松、赵晓刚,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副会长林琳、中国纺联国际贸易办公室副主任刘耀中等相关行业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全国的纺机行业企业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同期还举办了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印染机械分会2023年会,以及纺机领域发展形势交流座谈。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致辞,他表示此次年会作为纺机协会的一项传统会议,主要是梳理全年的行业运行情况,总结经验,集思广益,以此来更好地把脉2024年行业发展趋势。他从行业发展情况,展会情况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针对当前发展形势,他指出,目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复苏缓慢,企业要做好适应和调整。面对外部的环境错综复杂,全球产业链重组,市场需求减弱,行业出口受到一定影响。他强调,尽管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但只要有信心在,行业发展一定会行稳致远。
他指出,当前行业发展还需要注意几点问题,一是在出口受阻的背景下,市场内卷越来越严重;二是需求带动产品创新发展,今后要朝着高速、高效、高质、高价值方向加快转型;三是要加快双循环发展,企业“走出去”明显加快;四是人才的流动与短缺,以及专利保护意识要加强。他强调,新形势下,企业要在加强精益管理的同时,更要加快数字化转型。他希望在困难与曲折中,头部企业能够脱颖而出,细分领域企业更为出色,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支撑作用。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刘松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我国纺织行业运行情况、我国纺机行业运行情况、行业运行展望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他指出,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前三季度行业主要经济运行指标持续处于小幅下降区间,由于纺织机械出口受海外市场需求疲软及高基数影响,出口承压明显,行业运行依然面临较大压力。总体表现为:行业收入继续承压,盈利水平下降;行业成本费用降幅大于营收降幅,三费比例略降;行业资产负债率小幅下降;行业应收账款与产成品存货减少。其中,纺机各细分行业中,从销量看,织造机械总体增长,纺纱和针织机械相对平稳,化纤、非织造、印染机械销量下滑。尽管整体指标处于小幅下降区间,但部分行业龙头的经营情况表现良好,行业的集中度在上升,优势企业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面对未来发展,他指出,随着我国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显效、转型升级潜力持续释放、经营主体动力持续增强,我国超大规模、不断升级迭代的内需市场将为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国内纺织市场是我国纺机行业的发展基础,内需市场将为纺机行业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尽管今年以来全球市场需求不足,但长远看海外市场仍是我国纺机的重要增长点。绿色、循环、数字化是纺织行业的发展方向,纺织机械行业作为纺织业的重要支撑,应适时把握机遇,推动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方向转型升级,实现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秘书长位迎光就纺纱机械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她表示,前三季度纺纱机械整体运行基本平稳,国内环锭细纱机销量同比增加3.1%,其中新疆等地区新增及技改项目较多,带动了各类环锭纺设备的需求。而转杯纺纱机及喷气涡流纺纱机在国内的销量继去年创新高后今年开始回落,但与历年同期相比,仅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说明市场对短流程设备的需求依旧保持热度。环锭细纱机和转杯纺纱机出口下降明显,表明我国纺纱设备的主要出口市场如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新增及改造项目需求明显下降。
她介绍,今年以来,受全球高通胀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经济持续低迷,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出口将持续处于疲弱态势。虽然国内出台了各项稳经济政策,但整体改善效果尚未完全显现,企业目前新增订单减少,预计四季度行业发展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产业二部副主任廖亮就织造机械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他表示,今年三季度织造机械产销量稳步提升,外贸出口情况好于预期,产销量同比持续增加。一是流行趋势及织物风格的不断变化对织造设备的需求逐渐恢复向好;二是新疆、河南、安徽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织造机械的销量起到支撑作用;三是出口形势仍以印度和孟加拉国市场为主,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市场对织造机械需求不断增加。但面对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销售价格及付款方式等复杂局面,企业经营利润被压缩。
他指出,四季度,受终端需求不足及纺织市场供应链格局持续发生复杂变动的影响,除印度和孟加拉市场外,企业可关注俄罗斯、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随着国内纺织集群转移进程推进,可关注新疆、河北、山东、安徽、湖北等市场。织造机械企业在当下窗口期需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以提升国产设备国际竞争力,同时针对细分市场需求,扩展设备应用领域,实现差异化发展。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产业三部主任邵洪就针织机械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他表示,前三季度针织机械三大类机型中,圆纬机行业运行保持平稳,横机行业回升向好,经编机行业运行整体稳中略增、细分行业表现分化。圆纬机行业前三季度保持平稳的运行态势。圆纬机传统出口重点市场中,出口印度、印度尼西亚同比增加。圆纬机企业正继续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立足细分领域,走差异化竞争道路。
他介绍,横机行业在经历去年的沉寂后,市场开始复苏,前三季度运行回升向好。一是横机下游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更高性价比的双系统电脑横机更促进了横机销量的快速增长;二是全成型技术逐步完善,国产全成型电脑横机已形成批量销售。此外,经编机行业各细分机型表现各不相同。双针床经编机受益于市场周期,绒类家纺、鞋材等产品的需求使得双针床经编机产销量有所增长。高速经编机由于经编弹力织物应用领域的拓展,小众产品两梳高速特里科经编机较好的行情持续了一段时期,但多梳高速特里科经编机市场需求持续放缓。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产业五部主任刘革就化纤及非织造布机械市场情况进行了分析。他表示,前三季度化纤机械行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压力,涤纶长丝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受国际形势和资金压力增加等问题,行情再探低点。目前长丝新增产能基本以去年签订设备开车形成的产能,长丝设备主要销售以龙头企业采购进口设备为主,部分少量合同采购国产设备,均为现有产业链正常发展需要扩充产能部分。预计四季度增长缓慢。此外,加弹机市场销售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下降趋势,四季度形式不容乐观。
非织造布机械市场: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与防疫物资生产紧密相关的纺熔和水刺非织造布生产线面临着严峻的市场形势。由于产能大量释放,市场消化仍需时日,加上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土工、防水材料生产线的需求抑制,使得相关装备企业的处境更为严峻。同时,打造原创技术和差别化产品,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多样化产品的需求,成为企业共同的选择。通过创新和多元化战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创新的市场机遇,行业在未来可能会发生新一轮的洗牌和重组。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国际贸易办公室副主任刘耀中以《中国纺织业国际贸易形势及重点关注》为题,从纺织行业对外贸易情况、面临形势与重点关注以及产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针对当前我国外贸形势他用“有韧性,有信心”来概括。他指出,我国作为全球第一的纺织出口大国,纺织品服装全球出口领先地位保持稳固;行业进口规模保持平稳。
他介绍,当前行业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挑战,一是经济衰退及购买力下滑;二是地缘政治因素导致贸易环境较为严峻,其中美国自中国进口棉制纺织品服装持续下降;三是国际供应链竞争加剧。但同时,也要看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一是内销市场发挥重要支撑作用;二是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持续加深;三是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四是中国正在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针对产业国际化发展呈加速态势,他还就中国纺织业对外投资情况、境外投资主要目的地、趋势判断以及对外投资的重点关注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指出,在较好的政策基础上,纺织行业有望成为“一带一路”产业合作的标杆性行业。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赵晓刚详细就展会工作汇报及说明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刚刚结束的国际纺织机械展展出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23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500家纺机制造企业集结亮相,展品涵盖纺纱、织造、针织等18大类87项。其中从工艺分区情况看,纺纱机械工艺区所占面积最大,约占总展览面积的26.4%,充分彰显了当下纺织及纺机行业的市场需求变化。他介绍,通过问卷调查显示,此次展会展商的销售和成交量再创新高,大家对观众整体满意度同样也是再创新高。其中,观众超过10万人次,同比增长13%,主要来自105个国家和地区。此外,他还简单介绍了2024年协会重点海外活动,孟加拉国际纺织暨制衣机械展、印尼国际纺织及服装机械展览会以及纺机市场调研巴面、墨西哥等。
2024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将于2024年10月14-18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召开,目前报名工作已经展开,报名截止到2024年3月13日。
广东匡敦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总监林广川以《需求带动下的纺机发展——纺织服装全产业链数智化解决方案》为题,结合企业发展实践进行了分享。他表示,数字化时代,以数字化工厂制造运营管理为基础,加快数智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数智化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检测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来实现。结合公司产品和大量案例,他还详细就匡博梭织衬衣联动生产线、APS自动排程解决方案、智能预测等进行了介绍。
在纺机领域发展形势交流座谈会上,来自纺纱机械、化纤机械、针织机械等生产企业的代表对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进行了交流。座谈会由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赵晓刚主持。
企业家们表示,三年疫情以来,加速了企业总体设备智能化水平提高,面向未来,要根据客户和市场的需求,主动求变。建议各企业加快推进智能化升级路径,加强自身管理水平、提升自身发展质量和抗冲击能力。
金轮针布代表表示,行业企业需要加大合作与交流,可以彼此依靠着开拓海外市场。在南亚,东南亚等重点市场,国产设备应该抱团,体现出中国制造的价值。金轮今年保持了良好的提升,得益于企业细化客户服务,做高端产品以及关注海外市场。
重庆金猫将2023年定义为细节年,对内部工作进行优化,夯实内功,提升产品的稳定性,锁定用户高速、高效、高支纱等方面的需求。企业代表说,客户要求一刻未停,竞争也在加大,企业能做的就是做更好自己的产品。
贝斯特感受到的是当前客户企业在高速化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包括低支纱产品生产企业也在推进高速化,这就对包括锭子在内的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企业在细纱长车方面的创新得到了行业的关注和客户的认可。
天齐平带今年实现了同比10%的业绩增长,公司的节电龙带因为良好的节能降耗特点,服务行业知名纺机企业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目前企业在跟踪一些纺机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步带动自身产品的持续拓展。
特吕茨施勒代表表示,今年企业的业绩同比实现了增长。从当前的市场增量和存量来看,行业的转型升级对设备性能的提升有更高要求,从高速到高产等等,对于设备企业而言,实现对已有产品的高性能替代就会有机会。
天门纺机面对发展环境就是一心一意做研发,全心全意做产品。天门纺机不断更新产品,围绕智造也在进行布局。企业代表认为行业一直在波动前行,相关的产品技术也会螺旋上升,面对挑战企业要有自己的内在定力,把产品和服务做好是根本。
青岛环球2023年业绩再创新高,赛特机械在第三季度就达到了2022年的水平,全年有望实现30%的提升。公司还投资成立了软件公司,服务企业的持续业务能力提升。
宏源科技今年的加弹机销量有所下降,原因在于疫情期间的连续增长,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加弹机市场,行业竞争加剧。今年纺机展企业收效良好,国内外客户都签订了几个合同。企业目前在思索,作为国内加弹机领头企业该如何寻求未来发展。今年企业推出了行业第一个全流程数字化加弹车间,客户关注度很高。
金信集团到今年10月实现了2.6亿的销售,公司专注空调产品研发,研究应用场景,推出了新型风管,投资1000多万建生产线,新产品已经在不少企业得到应用。
据青岛宏大代表介绍,在疫情三年业务实现了大增,今年企业保持了经营的持续向好。JWF1217梳棉机作为换代产品,性能有了大幅提升,虽没有大肆推广,就已经获得了400多台订单。自动络筒机今年推出了新品,并进行了第10000台设备的生产交付。他表示,不管目前状况如何,国际市场一定会有新的增量,包括海外市场,需要行业企业去大力开拓。
河南二纺机负责人表示今年企业实现了两增两减,但总体保持了稳步发展。两增分别是纺纱新项目和纺企在降低用工方面的改造增加。两减是出口的下降和备件销售的下降。他表示,目前除了企业主动的自动化提升,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支持,使得自动化改造市场前景较。新疆作为近两年的纺织热地,地区纺纱高速化特征明显,部分地区为了与新疆纱线品种实现错位,也在行品种转换。
12月6日,与会代表集体走访参观了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广东溢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佛山技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就企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进行现场交流和探讨。
◆纺织器材50年 50载栉风沐雨 半世纪薪火传承:热烈庆祝《纺织器材》创刊50年◆纺织器材50年 细数风流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现场|创新突破 许君以“昌”——第六届“金轮•金猫杯”2023’纺专器材提质创新与纺织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圆满举办
◆重磅|第六届“金轮•金猫杯”2023’纺专器材提质创新与纺织企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会议通知
◆ 纺织器材50年 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李波副主任、中国纺织机械协会顾平会长、陕西纺织器材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秋黎凤执行董事谈器材
◆ 纺织器材50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孙锡敏谈纺织器材标准化发展历程
◆ 纺织器材50年 中国纺织机械协会总工、《纺织器材》编委会主任委员李雪清谈纺机专用基础件短板与发展思路